今天的黑龙江垦区大兴农场,又拥有了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——科技兴农。“农业生产调整发展结构,灌注科技思想,向科学技术要效益。”成为了大兴农场决策者的共识。
如今,大兴农场的农业生产正在技术优先、科学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。
找准定位在技术上找出路
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农业综合开发楼门前,15台整齐码放在平台上的沃得牌高速乘坐式侧深施肥插秧机引人注目。
“今年跟我一样买这个机械的人这么多啊!咱们这是第一批到货的,过几天还有,看来这种插秧机真是不错。”前来领取侧深施肥插秧机的种植户们纷纷感到惊叹。
大兴农场农机科负责人介绍,今年农场一共有76名种植户申请购买,过去三年的购买人数才20余人,大家的思想意识都提高上去了,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地块在去年春季和秋季天气不利的条件下,水稻长势良好,空子粒率低,用肥量小,无倒伏,无病害发生,节省人力,增产增效。
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是农业生产的“茂盛”。在科学技术推广上,大兴农场大力实施了100%全程机械化管理,农场建立了128个育秧基地,保证农场58.89万亩地的水稻育出高质量的秧苗。与此同时,农场还推广应用了棚内机械化播种和测深施肥机械插秧等“农业新技术”,棚内机械化播种每年可为职工群众节约资金200余万元。使用侧深施肥机械插秧,每亩可节省化肥10-20%,每亩增加效益可达7%,仅此一项每亩可增加效益126元。
“农业新技术”需要完备的硬件设施做牵引。按照机械配置要“科学、合理、实用、高效”原则,农场还加大先进机械、抗灾机械的引进和推广力度。2016年将引进、更新各类先进机械500台(套),重点引进推广水稻测深施肥插秧机、摆盘机和秸秆还田机。
转换思路向高科技要效益
传统产业、传统优势,农业生产还有多大潜力?大兴农场的回答让人振奋:潜力还很大,积极转换思路,大力实施“科技兴农”战略,向科学技术要效益。
潜力如何发挥?关键看落实。大兴农场坚持在科学种植、节本增效上做文章,大力推行棚区机械化,科学合理实施大棚二次利用,试验示范发展棚内食用菌栽培技术,大力推广棚内高效经济作物。加强生产环节管理,从节水、节肥、节药、节电、节油等各个环节入手,使种植户降低生产成本,实现节本增效。缩减旱田种植面积,农场还将出台政策积极鼓励种植户“旱改水”,在特、经、饲上做文章,不断发展扩大有机大豆、有机鲜食玉米、有机小杂粮等10余种特色有机作物。
与此同时,农场建立了以“农场+管理区+农户”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。继续做好水稻航化健身防病工作,提高航化作业标准和质量。继续实施水稻高产高效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活动。抓好科技园区建设,加大农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培训,提高科技培训覆盖率。深入实施科技人才优先发展战略,2016年计划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14名,为农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。
集中精力从新体制下功夫
“大家可以加一下咱们大兴农场的官方微信平台,我来教大家怎么弄,进去有科技导航栏目,还有产品推荐栏目……”大兴农场第四管理区农业技术员王震正在津津乐道地对种植户讲着。
如何扩大科学技术影响力?实现科学技术推广常态化,插上“互联网+”的翅膀势在必行。大兴农场深入开展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现在已经成型的大兴农场官方微信平台下设了科技导航、产品推介等栏目,科技导航栏目主要发布科学技术信息,产品推介栏目主要发布农产品信息。自官方微信平台建立以来,这两个栏目已经发布相关信息200余组,点击率累计达7000余次。
与此同时,大兴农场还不断拓宽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思路:今年,农场将着力打造“互联网+”电子商务平台,真正把“互联网+”做实,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,鼓励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开设网上旗舰店,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。进一步完善“农场服务平台”,加大软硬件建设,整合资源,畅通电子商务销售渠道,实现效益最大化,不断创造我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目前,全场共有不同规模的网店20余家,年收入平均达7万余元。
“科技兴农”这一品牌要想快发展,还要牵住企业体制机制的“牛鼻子”。近年来,农场在管理上先后实施了机构改革,由原来的六个管理区改为十二个管理区,在机构设置上既精简了人员,又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实施了场领导包片,科长包管理区,管理区干部包户的做法,实行网格化管理,在生产的关键节点上,全场各级干部全部下到基层,由原来的指导型变为服务型,达到服务指导培训不落一户,不落一人。